【2024年卫生健康宣传日】世界减盐周 ——改变高盐饮食习惯
2024-03-18 14:47:46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“基层医药卫生家园”微信公众号 | 编辑:徐霞 |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5221

     减少盐/钠的消耗是预防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最具成本效益的干预措施之一 , 世卫组织建议成人每日食盐量不超过5克 , 以促进血压健康 , 降低心脏病和中风的患病风险 , 2024年3月14日至20日是第18个世界减盐周 , 将聚焦于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, 我们所有人都可以通过改变盐习惯来改善我们的健康。
减盐是一件关乎我们每个人健康的大事,食盐摄入过多易患高血压,并增加脑卒中、心脏病、胃癌、骨质疏松等疾病的患病风险。

,赞

中国人吃盐

超出世卫组织推荐量一倍多

世界卫生组织(WHO)建议成年人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,在全球范围内,人们每天平均盐摄入量达到推荐量的两倍之多。

按照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》(2016版)和《健康中国行动(2019-2030)》的要求,健康成年人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不高于5g(1g盐约等于400mg钠)。2岁-3岁幼儿摄入不超过2克,4岁-6岁幼儿摄入不超过3克,7岁-10岁儿童摄入不超过4克。

而我国居民盐摄入量居世界前列,人均高达11克以上,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的盐来源于日常购买的加工食品、餐馆就餐和外卖食品中。

你知道吗?

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

隐藏的含盐大户

高钠盐饮食的危害

高钠摄入作为高血压的重要诱因,会进一步使心脑血管疾病发病与死亡的风险升高。收缩压或舒张压的升高,会增加脑卒中、冠心病、心血管病的死亡风险。

高盐摄入增加慢性肾脏病、骨质疏松、胃癌、老年人认知障碍等其他疾病风险。

至今,食盐的摄入量过高仍旧严重影响我国居民的健康,中国成年人与统计的心血管代谢性疾病死亡数量有关的归因中,膳食因素中第一位就是高钠摄入,所以继续减盐仍旧是健康膳食的重要部分。

,赞

三个减盐小妙招

分享给大家

第一招
少吃外卖

我们76%的食盐摄入来自家庭烹调用盐,6.4%来自酱油,其余来自外出就餐和包装食品等。很多餐馆为了吸引顾客,经常靠多油多盐增加香味,“麻辣鲜香”往往意味着更多的油和盐,研究显示,在餐馆就餐通常要比在家烹饪多摄入近一半的油和盐。

营养专家
确实,餐馆、食堂、外卖以及超市食品中隐藏的盐远远超出你的想象!如果外出就餐,可以主动要求餐厅少放盐哦!健康,就“藏”在这些小细节内~
第二招
在家做饭可以这么做~

1、使用定量盐勺,尝试用辣椒、大蒜、醋和胡椒等为食物提味。

2、少吃咸菜和酱制食物。

3、少吃熟食肉类或午餐肉、香肠和罐头食品,建议选择新鲜的肉类、海鲜和蛋类

4、建议选择低钠盐、低盐酱油,减少味精、鸡精、豆瓣酱、沙拉酱和调料包用量。

营养专家
对了,还有超市购买包装食品时,包装也有小秘密哦!
第三招
营养成分表别忘了查看

1、请阅读营养标签,尽可能选购钠含量较低的食品。营养标签中的钠就代表盐,1克钠相当于2.54克盐,例如某品牌鸡翅营养成分表显示:100克鸡翅含钠量1400毫克,换算成含盐量为3.6克,已经远超国际通用高盐食品的标准,即含盐量超过1.5克/100克(或含钠量600毫克/100克),这样的高盐食品尽量少买。

2、尽可能选择具有“低盐”“少盐”或“无盐”标识的食品。

记住十条减盐核心信息

做对自己健康负责的人

让我们都来掌握以下条减盐核心信息(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 ・减盐核心信息),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减盐知识和减盐技能,做对自己健康负责的人。

01

健康成年人每天食盐不超过5克。

02

家庭烹饪少放盐和酱油,学会使用定量盐勺。

03

减盐需要循序渐进,可以用辣椒、大蒜、醋、胡椒为食物提味,逐步改变口味。

04

少吃榨菜、咸菜和酱制食品,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。

05

购买包装食品时阅读营养成分表,选择“钠”含量低的食品。

06

减少使用酱油、蚝油、豆瓣酱、味精、鸡精、沙拉酱、番茄酱等调味品。

07

多选择新鲜的肉类、鱼类、蛋类,少吃加工食品和罐头食品。

08

盐可能隐藏在你感觉不到咸的食品中,比如方便面、挂面、坚果、面包、饼干、冰激凌等,要警惕这些“藏起来”的盐。

09

在外就餐时,主动要求餐馆少放盐,有条件的尽量选择低盐菜品。

责编:徐霞

来源:“基层医药卫生家园”微信公众号

要闻
综合
专题
我要报料

  下载APP